殯葬百科
- 文章分類: 喪用商品介紹
喪禮衣著家人該怎麼穿?喪禮禁忌大公開
目錄
喪禮衣著家人該怎麼穿?
喪禮衣著家人該怎麼穿才合適?參加告別式時,應選擇黑色、白色或其他素色服裝,避免穿著鮮豔或華麗的衣物。此外,也應避免佩戴過於誇張的飾品,保持整體莊重得體。但其實家人都會披麻戴孝,早期傳統喪禮上家庭成員會披麻戴孝,稱為上孝。古代孝服(五服)為斬衰、齊衰、大功、小功、緦麻;現代孝服(五服)為麻布、苧布、藍布、黃布、紅布。會以兒子(孝男)、媳婦(孝媳)、女兒(孝女)為主,要穿棉製的白色衣褲。「戴孝」則是在衣袖上端戴上孝布,如果死者是男性,則戴在左袖,女性則在右袖。所以,喪禮衣著家人該怎麼穿才合適?其實就以素色為主就可以了。
喪禮儀式是什麼?
《論語》中孔子曾說:「生,事之以禮;死,葬之以禮,祭之以禮。」這句話點出儀式中的禮的重要性。在台灣,喪葬文化受到多元文化的影響,融合了佛教、道教、基督教、平埔族文化以及客家文化等元素。隨著時代的演進與社會的進步,喪禮的流程逐漸趨向簡化,保留了具有意義與核心價值的環節。現代的喪禮形式更注重簡單而莊重,既尊重傳統,也符合現代人的需求。
1.遺體安置
傳統上,遺體應安置於家中大廳,現多送至殯儀館冰存,部分家庭會租用冰櫃安置遺體。
2.舉哀與變服
家屬痛哭哀悼,換穿素色服飾表達哀思,稱為「舉哀」和「變服」。
3.豎靈
設置靈位或神主牌,提供亡魂依附。
4.腳尾燈、錢、飯
準備腳尾燈為亡者引路,腳尾錢作為地府通關資,腳尾飯避免亡者挨餓。
5.誦經引路
道教誦《度人經》,佛教誦《無常經》《地藏王菩薩本願經》,引領亡魂前往淨土。
6.示喪與設靈堂
設置靈堂以白布圍繞,門口貼白紙標示喪事。
7.奉飯(拜飯)
每日奉飯象徵事死如事生,現多於死亡翌日簡化舉行。
8.報喪
傳統須親自登門報喪,現以電話通知為主。
9.喪服與孝章
家屬穿著喪服或佩戴孝章表達哀悼。
10.治喪協調
現代喪禮由禮儀社協調處理儀式與細節。
11.擇日與擇地
選擇吉日良辰進行入殮、發引等儀式;火葬後骨灰一般安置於靈骨塔。
12.訃聞
印製訃聞通知親友,現多在出殯前印發。
13.做七(旬)
每七天祭拜一次,延續至七七四十九日,反映佛教影響。
14.禮堂佈置與告別式
搭設禮堂進行告別儀式,現多在殯儀館租用禮廳。
15.法事與功德
請僧道誦經超渡亡魂,普渡孤魂野鬼。
16.小殮與大殮
小殮為亡者更衣、化妝;大殮為入棺儀式,完成後靈柩準備出殯。
17.出殯與送葬
靈柩移送至火化場或墓地,途中向親友致謝。
18.火化與安葬
遺體火化後骨灰安置於靈骨塔或墓地。
19.晉塔與返主
骨灰安置於靈骨塔並祭拜土地公;神主牌帶回家中供奉。
20.百日、對年與三年祭祀
在百日、一周年和三周年舉行祭祀,緬懷亡者。
21.除靈與合爐
服喪期滿,將亡者靈位移入祖先牌位合祀。
22.慎終追遠
每年清明與忌日掃墓祭祖,延續傳統孝道。
看完喪禮衣著家人之後,以上這些喪禮流程也要注意,雖然有禮儀社協助,但也要大概知道喪禮流程,這樣才會知道他們有哪個細節做不完善。
喪事流程時間大約多長?
喪事流程的時間通常需要10至15天,但具體時間會因地區習俗、宗教信仰以及家屬安排而有所不同。從親人離世到完成出殯與火化或安葬的過程,大致包括以下環節:
1.遺體安置:將遺體妥善安置於家中、殯儀館或冰櫃中保存,等待後續儀式安排。
2.豎靈:設置靈位或神主牌,為亡者提供靈魂依附之所。
3.入殮:進行遺體清潔、穿著壽衣,並將其放入棺木。
4.發訃聞:通知親友喪禮安排及告別式日期。
5.告別式:舉行正式儀式,親友致意與悼念。
6.出殯與安葬:包括火化或土葬,完成對亡者的最後送別。
時間的長短還會根據儀式的繁簡程度、是否需選擇吉日等因素進行調整。一些簡化的現代喪禮可能只需7至10天即可完成,而較傳統的喪禮可能會延長至15天甚至更久。
為什麼喪事流程不太一樣?
由於地區習俗和宗教信仰的不同,各地的喪禮禮儀也有所差異。例如,中部地區多以佛教為主,往生者過世後,家屬通常會在八小時內為其誦經祈福,將功德回向,以減輕靈魂與身體分離時的痛苦,幫助往生者安然離世。而在南部地區,道教較為盛行,喪禮中可能會有孝女白琴等特殊儀式。傳統的喪禮流程會因地區和宗教信仰的不同而略有差異。
訂購喪用商品推薦
喪禮衣著家人常見問題
喪禮衣著家人該怎麼穿?
為什麼喪禮儀式各地不太一樣?
喪事用品哪裡買?
延伸閱讀
聖弘文創聯絡資訊
官方網站:https://shenghong689.com
公司電話:04-2393-9555
官方LINE ID:@sh001
官方LINE鏈結:https://line.me/R/ti/p/@sh001
聖弘喪用百貨FB:點我觀看
聖弘喪用百貨IG:點我觀看
聖弘喪用百貨推特:點我觀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