殯葬百科
- 文章分類: 喪禮習俗介紹
傳統喪事習俗是什麼?完整流程大公開
目錄
傳統喪事習俗是什麼?
傳統喪事習俗深受儒家思想與孝道文化的影響,體現了「生事之以禮,死葬之以禮,祭之以禮」的精神核心,傳遞出對逝者的敬意與家人之間的深厚情感。在喪禮的各個環節中,包括招魂、更衣、腳尾錢、守夜、發喪、乞水、迎棺、入殮、出殯以及護靈等,家屬通過一系列傳統儀式,表達對亡者的哀悼與懷念,同時也為其靈魂祈求安息。以下為部分喪禮習俗的具體意涵:
1.招魂與豎靈:為亡者靈魂提供寄託之所,避免靈魂漂泊不安。
2.腳尾火、腳尾錢與腳尾飯:用腳尾火照亮亡者前往黃泉的道路,腳尾錢作為亡靈通行地府的費用,腳尾飯則象徵為亡者準備食物,避免在另一世界挨餓。
3.報喪:將家中門聯換為白紙,並上書「嚴制」、「慈制」或「喪中」,同時按習俗向父母雙方的長輩報喪。
4.迎棺與乞水:家屬身著孝服,在家門口迎接棺木,並用乞水為亡者淨身,象徵潔淨與尊敬。
5.小殮:清理遺體並為亡者穿上壽衣或其生前喜愛的衣物,完成最後的整理與儀容安排。
6.辭生:舉行亡者的最後一餐,由師父代夾菜,以菜名的諧音祈福後代,例如「吃豆干,子孫代代做大官」。
7.放手尾錢:象徵將財富傳承給子孫,為後代祈求繁榮與富貴。
8.大殮蓋棺:按照傳統流程,家屬用毛巾固定亡者的四肢,並依序將遺體安置於棺木之中。
9.封釘儀式:由亡者的兄弟或堂兄弟完成封釘,正式封存棺木並向亡者告別。
這些傳統喪事習俗至今仍在延續,充分展現了對亡者的尊敬與慎重,整個喪禮流程講求細節與心意,以表達對逝者的追思與敬意。
喪事流程時間大約多長?
依照傳統喪禮習俗,喪事流程通常有一定的時程安排。當家中不幸發生喪事時,從親人離世到完成出殯火化,整個過程大約需要10至15天。在此期間,會依序進行遺體安置、設置靈位、入殮、發送訃聞、舉行告別式,最終完成出殯與火化或安葬。由於各地風俗與宗教信仰的不同,喪事的具體安排可能有所調整,但一般流程大多維持在10至15天左右。
為什麼要封釘?
封釘禮是傳統喪事習俗中的重要儀式,源於古代沒有法醫驗屍或醫院死亡證明的時代。在埋葬之前,需由死者的兄弟或堂兄弟親自檢查遺體,以確認是否有異常傷痕或狀況,藉此避免草率處理喪事,避免引發不孝或虐待之嫌疑。因此,在棺木釘上鐵釘之前,喪家會邀請家族長者進行封釘儀式。
喪事用品哪裡買?
「聖弘喪用百貨」在全台設有多家門市與倉儲,若您希望親自選購,現場專業店員將協助您挑選合適的商品並安排配送,讓整個購物過程更加順暢與貼心。「聖弘喪用百貨」他們提供金磚塔、蓮花塔及紙紮商品,種類豐富,價格合理,並提供全台免運配送服務。只需加入官方LINE帳號:@sh001,即可隨時聯繫24小時線上客服,快速完成訂購,方便又省時。
訂購喪用商品推薦
傳統喪事習俗常見問題
傳統喪事習俗?
為什麼要封釘?
喪事用品哪裡買?
延伸閱讀
聖弘文創聯絡資訊
官方網站:https://shenghong689.com
公司電話:04-2393-9555
官方LINE ID:@sh001
官方LINE鏈結:https://line.me/R/ti/p/@sh001
聖弘喪用百貨FB:點我觀看
聖弘喪用百貨IG:點我觀看
聖弘喪用百貨推特:點我觀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