殯葬百科
- 文章分類: 喪禮習俗介紹
人過世後要辦的事有哪些?喪禮流程一次看
目錄
人過世後要辦的事有哪些?
人過世後要辦的事有哪些?這是許多人不理解的事情,當您的家人往生後,要替祂處理後事的主要步驟與注意事項如下:
1. 申請除戶證明書
當親人過世時,需儘快辦理除戶手續。申請人需攜帶以下文件:
申請人身分證及印章、過世親屬的死亡證明書、戶口名簿與身分證。
2. 查詢財產與金融資訊
在繼承和申報遺產稅前,應先查明亡者的財產與債務狀況,以免漏報或短報。
查詢方式包括:
可到全台任一國稅局或稽徵所臨櫃申請,或是線上辦理,線上即可查詢的內容有存款、基金、保險、貸款、信用卡債務、投資帳戶等。此外,也可透過個人文件或家人了解亡者的財務情況。
3. 繼承選擇與遺產清冊
拋棄繼承:若不願繼承財產或債務,需於得知繼承權起三個月內,以書面向法院申請並通知下一順位繼承人。
限定責任繼承:繼承人僅需以所得遺產為限,償還亡者債務,不會負擔超出遺產價值的債務。
需注意,亡者過世前兩年內贈與的財產也會計入遺產,用於清償債務。建議繼承人在三個月內向法院陳報財產清冊,避免後續產生糾紛。
4. 申報遺產稅
遺產稅需在親人過世後的 6 個月內完成申報。如果是由法院指定的遺產管理人,則自指定日起算 6 個月內申報。
人過世後要辦的事有以上四件,透過妥善規劃和遵循以上步驟,能有效處理親人的身後事,保障繼承人與債權人的權益,並減少後續爭議或法律問題的發生。
在醫院過世流程是什麼?
當親人在醫院過世時,家屬需要處理一系列的後續事宜,包括法律手續、遺體安置及葬禮安排等。當醫生宣布親人過世後,首先應取得「死亡證明書」,這是進行後續安排的關鍵文件。
隨後,家屬需挑選合適的「殯葬服務」及信譽良好的「殯葬業者」,主要負責靈堂布置、宗教儀式、告別式籌辦及安葬方式等事宜。由於涉及的安排事項繁雜,一些家庭在醫生預告病情不樂觀時,會提前聯繫「醫院駐點的殯葬業者」進行諮詢,並著手準備「臨終安排」,以減少事情發生後的措手不及。以上便是親人在醫院過世後需進行的基本流程。
為什麼死亡證明書要申請多份?
人過世後要辦的事,就是申請死亡證明,但為何要申請多份呢?都是因為許多地方都會用到。所以,通常建議家屬申請10至15份正本,以免後續處理相關事宜時因份數不足而耽誤流程。這些證明書的用途廣泛,涉及多項事務處理:
戶政除戶:需要 1 份。
殯儀館入館許可:需要 1 份。
火化許可:需要 1 份。
土葬許可:需要 1 份。
公墓或靈骨塔申請:需要 1 份。
終止銀行帳戶:每間銀行需 1 份。
申請死亡補助津貼:每個單位需 1 份。
終止保險及申請受益金:每份保單需 1 份。
誰可以申請死亡證明書?
法定配偶:往生者的合法婚姻伴侶。
具繼承權的親屬:如父母、子女、祖父母、孫子女及兄弟姐妹。
要注意!部分醫院可能僅接受直系親屬辦理,具體規定需依各醫院政策為準。提早準備充足的死亡證明書能大幅提高辦理效率,讓家屬在處理親人相關事務時更順利完成所有流程,避免額外的等待與麻煩。
告別式都在哪裡舉辦?
通常都在殯儀館或是喪宅,現在大部分的人都有空間問題,所以,都會在殯儀館舉辦,這樣大體放在冰櫃,也有人可以管理,不用家屬去守靈,會比較輕鬆,只要在法會、頭七儀式、告別式儀式出席,就可以完成一切流程,其餘就交給禮儀社處理就沒問題了。
喪事流程大約幾天?
喪事流程通常需要 10至15天,但具體時間可能根據地區風俗、宗教信仰及家屬的安排有所不同。以下是喪事流程的主要步驟及其時間範圍:
遺體安置:從往生者過世後開始,包括遺體存放、冰存或移至殯儀館,時間依家屬安排而定。
豎靈與靈堂設置:為亡者設置靈位或靈堂,通常在遺體安置後即刻進行。
入殮:進行遺體整理及入殮儀式(小殮與大殮),通常在喪事開始後的1至3天內進行。
發放訃聞:通知親友喪禮時間,這個過程通常在決定出殯日期後立即進行。
家祭與公祭(告別式):出殯前的追思儀式,通常在喪事的最後1至2天舉行。
出殯與安葬:出殯後進行火化、土葬或安置骨灰,通常是喪事的最後一天。
一般來說,喪事流程的安排相對彈性,但通常能在 10至15天內完成,除非遇到特殊情況需進一步調整。
訂購喪用商品推薦
人過世後要辦的事常見問題
人過世後要辦的事有哪些?
喪事流程時間大約多久?
參加完喪禮要去哪裡才能避煞?
延伸閱讀
聖弘文創聯絡資訊
官方網站:https://shenghong689.com
公司電話:04-2393-9555
官方LINE ID:@sh001
官方LINE鏈結:https://line.me/R/ti/p/@sh001
聖弘喪用百貨FB:點我觀看
聖弘喪用百貨IG:點我觀看
聖弘喪用百貨推特:點我觀看